老大心虽懒,登临眼尚明
出处:《登谯楼》
宋 · 章甫
老大心虽懒,登临眼尚明。
水流春后暖,楼迥晚来晴。
翔集鸠无数,归飞雁一鸣。
阑干成独倚,愁绝莫云平。
水流春后暖,楼迥晚来晴。
翔集鸠无数,归飞雁一鸣。
阑干成独倚,愁绝莫云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心:心态,心情。登临:登山游览。
眼尚明:视力尚好。
水流春后暖:春天河水温暖。
楼迥:高楼遥远。
晚来晴:傍晚天气晴朗。
翔集:飞翔聚集。
归飞雁:归巢的大雁。
阑干:栏杆。
愁绝:极度忧愁。
翻译
尽管年事已高,内心却仍有热情春天过后,流水温暖,傍晚时分,高楼远望,天气晴朗
众多斑鸠在飞翔栖息,一只孤雁归来发出鸣叫
我独自倚靠栏杆,愁绪深重,无人能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登谯楼》。章甫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登楼远眺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老大心虽懒”,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心境却有些消极,但还是忍不住想要登高望远。次句“登临眼尚明”则暗示尽管岁月不饶人,但视力犹存,可见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渴望。
接下来,“水流春后暖”描绘了春天河水温暖流淌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楼迥晚来晴”则写出了傍晚时分,高楼之上天气转晴,视野开阔,令人心情舒畅。然而,随着“翔集鸠无数,归飞雁一鸣”,诗人的情绪开始转向,众多的斑鸠聚集飞翔,归雁的一声鸣叫,触发了他孤独的情感。
最后两句“阑干成独倚,愁绝莫云平”,诗人独自倚靠栏杆,满心愁绪难以平复,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愁苦。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变化,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