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出处:《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 其一》
宋 · 苏轼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鉴赏
诗中“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两句,表达了画家老可(指北宋画家文同)精湛的艺术技巧,他能以笔墨捕捉到竹子的真实生动,而“小坡”即苏轼自称,他在诗中表示自己则是与石头(指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活动家苏东坡)一起传递精神。这里的“传神”指的是艺术上的超越形似,达到物我两忘,捕捉到对象的内在生命力和精神气质。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中的“菩提”(即觉悟)的追求。这里的“山僧”指的是生活在深山之中的和尚,他们通过修行寻求精神上的觉悟。而“心境都将付卧轮”则意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将自己的心灵状态完全交给自然的轮回,不再受尘世牵绊。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禅宗,特别是对内在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