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畔鍧然宝藏钟,声从何处入高墉
出处:《宝藏寺洪钟》
宋 · 孙应凤
枕畔鍧然宝藏钟,声从何处入高墉。
蜀颅衰臂今如许,唤起穹庐一卧龙。
蜀颅衰臂今如许,唤起穹庐一卧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枕畔:床头或者枕头旁边。鍧然:形容声音清脆或响亮。
宝藏钟:珍贵的钟声,可能象征着某种重要的信息或启示。
何处:哪里。
高墉:高墙,古代城墙。
蜀颅:蜀地的人,这里可能指四川人或者具有蜀地特色的文化象征。
衰臂:衰老的手臂,可能暗指年老或疲惫。
今如许:如今到了这个地步。
穹庐:原指蒙古包,这里可能象征广阔的天地或者包容一切的胸怀。
一卧龙:一位隐居的杰出人才。
翻译
枕边响起清脆的宝钟声,这声音是从何处穿透高墙而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神秘的画面,通过对宝藏寺洪钟声响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深邃佛教文化的感悟和崇敬。
"枕畔鍧然宝藏钟"一句,以“枕畔”形容钟声贴近耳畔,既表现出诗人与之亲密无间,又让读者感受到那钟声的清晰可闻。"声从何处入高墉"则是对声音渗透力的一种描写,通过问句形式,强化了那种神秘而不可知的感觉。
接下来的"蜀颅衰臂今如许"一句,蜀颅指的是古蜀国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区。衰臂则是形容山势或房屋的曲折,这里借以形容佛寺建筑的恢弘气派。"唤起穹庐一卧龙"中,“唤”字传递了一种召唤的力量,通过钟声唤醒了那沉睡在深邃古寺中的“卧龙”,这里的“卧龙”隐喻着某种潜藏的力量或是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崇,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