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仰看鸿鹄向南飞,笑杀鸱鸢争腐鼠全文

仰看鸿鹄向南飞,笑杀鸱鸢争腐鼠

出处:《飞仙道中
宋 · 李新
鸟衔桃李堕高卑,陵谷逢春花作衣。
犹忆去年携小筥,上山独自采春薇。
涧流到海住家处,今我无家何更归。
修途老来倍酸苦,晚雨一丝愁一缕。
晓征春事太半无,未尽蜀天已秦语。
仰看鸿鹄向南飞,笑杀鸱鸢争腐鼠

拼音版原文

niǎoxiántáoduògāobēilíngféngchūnhuāzuò

yóuniánxiéxiǎoshàngshāncǎichūnwēi

jiànliúdàohǎizhùjiāchùjīnjiāgèngguī

xiūlǎoláibèisuānwǎnchóu

xiǎozhēngchūnshìtàipíngwèijìnshǔtiānqín

yǎngkàn鸿hóngxiàngnánfēixiàoshāchīyuānzhēngshǔ

注释

鸟衔:小鸟叼着。
高卑:高处和低处。
陵谷:山谷。
花作衣:像衣服一样盛开。
小筥:小竹篮。
春薇:紫薇花。
涧流:山涧溪流。
住家处:汇入大海的地方。
修途:艰难的路途。
倍酸苦:更加艰辛酸楚。
晚雨:傍晚的雨。
愁一缕:丝丝愁绪。
晓征:清晨的旅途。
鸿鹄:大雁。
鸱鸢:鸢鸟。
腐鼠:腐烂的老鼠。

翻译

小鸟叼着桃李从高处跌落,山谷间春花盛开如锦绣衣裳。
还记着去年带着小竹篮,独自上山采摘春天的紫薇花。
山涧溪流汇入大海,如今我无处为家,还能归向哪里。
年老的路途更加艰辛酸楚,傍晚的细雨带来丝丝愁绪。
清晨的旅途,春色已过半,还未走出蜀地,语言却已变秦音。
抬头仰望大雁向南飞去,嘲笑那些鸢鸟为争夺腐肉而争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春天的怀念和无家可归的哀愁。开篇两句“鸟衔桃李堕高卑,陵谷逢春花作衣”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山林景象,桃李随风飘落,山谷间春花盛开,如同自然赋予的华丽装饰。

接着“犹忆去年携小筥,上山独自采春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留恋,那时他独自上山采摘春天的野草,心中充满着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然而“涧流到海住家处,今我无家何更归”则透露出诗人目前的困境,无家可归,只能随着溪流的方向漂泊,没有确定的归宿。

“修途老来倍酸苦,晚雨一丝愁一缕”两句中,“修途”指的是整治道路的艰辛劳作,而“老来倍酸苦”则表达了岁月带来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痛楚。同时,诗人在晚雨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忧愁,每一丝细雨都似乎加深了他的忧虑。

“晓征春事太半无,未尽蜀天已秦语”两句则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一种无奈和不舍。诗人感叹春光易逝,即使是在蜀地(今四川地区)的美丽风光中,也难以挽留,而“秦语”可能暗示着一种外来的语言或文化的入侵,增加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仰看鸿鹄向南飞,笑杀鸱鸆争腐鼠”两句通过对高空飞鸟的观察和对地上争斗动物的嘲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豁然开朗的心态。诗人仰望着远飞的大雁(鸿鹄),不禁笑看那些为食物争斗的小兽(鸱鸆),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高洁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从春天的美好到无家可归的哀愁,再到岁月流逝带来的痛楚,最终升华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