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
出处:《方道士还冶城》
明 · 沈周
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
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
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
十年落东海,故国隔西望。
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
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
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
留亦无不从,去亦无所怅。
吸我白玉钟,仰面月相向。
酣歌一掉首,云鸾渺仙仗。
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
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
十年落东海,故国隔西望。
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
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
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
留亦无不从,去亦无所怅。
吸我白玉钟,仰面月相向。
酣歌一掉首,云鸾渺仙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方道士还冶城》,以道士归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赞美。首句“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引用僧人的话语,暗示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天外,而是源于内心实践。接下来,“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强调行动的力量和决心,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描绘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饮酒作诗,心境开阔。诗人感慨“十年落东海,故国隔西望”,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远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含着对尘世的疏离。
“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进一步表达了道士的决绝,无人能阻挡他追求自由的脚步。而“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则赞扬道士的豁达与大气,他的行为得到了天地的认可。
结尾处,“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描绘了送别场景,尽管风大秋叶飘摇,但诗人并无离别的伤感。“留亦无不从,去亦无所怅”表明无论去留,他都能坦然面对。最后,以“吸我白玉钟,仰面月相向”和“酣歌一掉首,云鸾渺仙仗”收尾,展现出诗人与道士一同畅饮,高歌,仿佛与仙人共游的超脱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沈周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洒脱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