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迟暮造物怜,区别与装饰全文

迟暮造物怜,区别与装饰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柴桑掇露英,满意诩佳色。
宁知千载下,粲烂至此极。
迟暮造物怜,区别与装饰
虽穷变化巧,未失幽静德。
惜无钱画传,谁补范谱摭?是翁习抱瓮,忧潦那望泽?挼种逮观成,岁岁有新获。
世尘了不关,相忘孰主客?

鉴赏

这首诗《同闇公愔仲观菊罗氏园》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描绘了在罗氏园中观赏菊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

首句“柴桑掇露英”以“柴桑”借指菊花,暗示了菊花生长的环境,同时“掇露英”描绘了清晨露珠点缀在菊花上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清新。接下来的“满意诩佳色”则表达了对菊花颜色的喜爱和赞美。

“宁知千载下,粲烂至此极。”这两句转折,似乎在说,谁能想到千年之后,菊花的灿烂会达到如此极致。这里既有对菊花长久生命力的赞叹,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迟暮造物怜,区别与装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晚秋时节的美丽,仿佛是大自然对它的特别眷顾,既区别于其他季节的装饰,又自成一格。

“虽穷变化巧,未失幽静德。”这里诗人赞美菊花即使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其内在的宁静与高洁,体现了菊花的品格。

“惜无钱画传,谁补范谱摭?”表达了诗人对无法用画笔完全捕捉菊花之美,以及对前人记载不足的遗憾。

“是翁习抱瓮,忧潦那望泽?”这里以“翁”自比,表达了自己像老农一样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担忧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挼种逮观成,岁岁有新获。”说明了诗人对菊花种植过程的参与和期待,每年都能收获新的成果。

“世尘了不关,相忘孰主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似乎在说,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他与自然之间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充满了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