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天意从民欲,要煖裤襦饱餐粥
出处:《莫万安生日》
宋 · 赵蕃
员多阙少铨曹病,陛下用人多择令。
公今秩满代未除,召节盍来人侧听。
我知天意从民欲,要煖裤襦饱餐粥。
遂令局促滞腾骧,百里孰如天下福。
我官白下未识公,谣俗往往闻其风。
坐移不作趋走怕,政喜官曹退食同。
我尝从容听公说,劳心抚字催科拙。
昔人如此号循良,叹息今时异途辙。
虽然自有公论在,民之所言上其采。
举觞不但祝长年,始立新秋甘雨霈。
公今秩满代未除,召节盍来人侧听。
我知天意从民欲,要煖裤襦饱餐粥。
遂令局促滞腾骧,百里孰如天下福。
我官白下未识公,谣俗往往闻其风。
坐移不作趋走怕,政喜官曹退食同。
我尝从容听公说,劳心抚字催科拙。
昔人如此号循良,叹息今时异途辙。
虽然自有公论在,民之所言上其采。
举觞不但祝长年,始立新秋甘雨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铨曹:古代官署,负责选拔官员。秩满:任期届满。
召节:任命的符节。
裤襦:古代平民的服装,此处指百姓。
局促:拘束,不自由。
腾骧:跳跃,比喻人才的施展。
白下:古地名,南京的别称。
谣俗:民间的传闻和风俗。
政喜:为政的喜悦,指治理得好。
抚字:抚育百姓,关怀民生。
科拙:征收赋税的能力不足。
循良:遵循正道、仁慈的官员。
异途辙:不同的道路,比喻世道不同。
公论:公众的评价,公正的言论。
采:采纳,听取。
甘雨霈:及时的雨水,比喻恩泽。
翻译
官员众多而职位空缺,选拔官吏的问题困扰着朝廷您任期已满但还未接替,为何不来接受任命,听取民众的声音
我明白天意顺从百姓意愿,是要让百姓衣食无忧
这导致了官场压抑,人才难以施展,百里之地怎能比得过天下福祉
我在白下任职,还未有幸与您相识,但民间口碑常常传颂您的德行
您处事公正,不急于升迁,与下属共餐,令人欣慰
我曾聆听您谈论政务,您关心民生,催促赋税却并不苛刻
古人这样的贤良官员,如今却难以寻觅,令人感叹世道变迁
尽管如此,公众的评价自有定论,百姓的声音应被重视
举杯不仅祝您长寿,更期待新秋时节能普降甘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为好友莫万安庆祝生日而作,表达了对莫万安才能的认可和对其仕途的关心。首句“员多阙少铨曹病”反映了当时官员选拔任用的困难,接着称赞莫万安在任职期间选贤任能,秩满未得升迁,但仍受到皇帝的信任。诗人认为天意顺从百姓意愿,希望莫万安能继续造福一方,尽管仕途受限,但对国家和人民有益。
“坐移不作趋走怕,政喜官曹退食同”描述了莫万安为官清廉,不急于升迁,与下属关系和谐,这在当时实属难得。诗人回忆聆听莫万安谈论政务,感叹他的勤勉和公正,称他为循良之士。然而,诗人也惋惜时局变迁,与过去有所不同。
最后,诗人强调公论自在人心,民意应被重视,并以举杯祝愿莫万安长寿,同时期盼新秋时节能降下甘霖,寓意丰收和福祉。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公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