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雀方伺,前事盍惩羹
出处:《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荷兰虽小国,为政有经程。
航程三万里,拓地来南溟。
所实在农牧,化居心计精。
我行山野间,弥望但一青。
河流既委折,轨道复纵横。
颇亦苦讥察,幸无桴鼓惊。
昨者修戈楼,陈师责不庭。
捕蝉雀方伺,前事盍惩羹?左聋武吃伏,右威亚齐宁。
浡泥亦南向,谅哉能持盈。
航程三万里,拓地来南溟。
所实在农牧,化居心计精。
我行山野间,弥望但一青。
河流既委折,轨道复纵横。
颇亦苦讥察,幸无桴鼓惊。
昨者修戈楼,陈师责不庭。
捕蝉雀方伺,前事盍惩羹?左聋武吃伏,右威亚齐宁。
浡泥亦南向,谅哉能持盈。
鉴赏
这首诗《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创作。诗中描绘了对爪哇之游的回忆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社会、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首句“荷兰虽小国,为政有经程”,开篇即点出荷兰虽小,却有着严谨的政治体制。接着“航程三万里,拓地来南溟”描述了荷兰远航至南洋开拓疆土的壮举。而后“所实在农牧,化居心计精”则揭示了荷兰在农业和定居生活中的精细规划与管理。
“我行山野间,弥望但一青”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野间的景象,满眼皆是青色,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河流既委折,轨道复纵横”则以河流与轨道的曲折与纵横,隐喻人生道路的复杂多变。
“颇亦苦讥察,幸无桴鼓惊”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同时也庆幸没有引起大的动荡。最后,“昨者修戈楼,陈师责不庭。捕蝉雀方伺,前事盍惩羹?”通过修戈楼、陈师责不庭等历史事件的引用,警示人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左聋武吃伏,右威亚齐宁”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事件,通过对比,强调了不同策略与结果。最后“浡泥亦南向,谅哉能持盈”则以浡泥(今文莱)为例,说明即使在遥远的南方,也能保持稳定与繁荣,体现了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和平、发展与历史教训的反思,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