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自护持,雨荷终不湿
出处:《送王观复交代》
宋 · 唐庚
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
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冠岌。
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
尤喜谈性命,微到鬼神泣。
吾曹饮沧海,百川资一吸。
失脚沙土间,卷舌舐泥汁。
焉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
去去自护持,雨荷终不湿。
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冠岌。
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
尤喜谈性命,微到鬼神泣。
吾曹饮沧海,百川资一吸。
失脚沙土间,卷舌舐泥汁。
焉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
去去自护持,雨荷终不湿。
鉴赏
这首诗是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词。开篇即以“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才华横溢、德行高尚的敬佩之情,但同时也感到自己无法尽悉其伟大。接下来,“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冠岌”则是通过对友人后代的了解,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崇敬之感。
诗中“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一句,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这不仅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交往,更是基于对朋友品德的认同和尊重。紧接着,“尤喜谈性命,微到鬼神泣”则揭示了他们交流的深度,涉及生命、宇宙乃至超自然力量的讨论,这种对话不仅触动人心,甚至能够感动鬼神。
“吾曹饮沧海,百川资一吸。失脚沙土间,卷舌舐泥汁。”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如同大海和众水的关系,大海能够包容一切溪流,而朋友之间的交流则如同大海对小溪的滋润。即便是在彼此分别时,也依然能够从对方留下的“泥汁”中感受到深刻的影响。
最后,“焉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去去自护持,雨荷终不湿。”诗人在送别之际,心中充满了离愁,但仍然祝愿朋友能够自我保护,不受外界干扰,就如同荷叶上的水珠,即使是连绵的细雨也无法浸湿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更通过精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