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全文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唐 · 王勃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注释

源水:指河流的源头。
山阿:山间的曲处,指山谷。
驱羊:赶羊。
走兔:奔跑的兔子。
投巾:古代习俗,猎人披巾以诱捕野兔。
洞晚:山洞的夜晚。
古树:古老的树木。
峰斜:倾斜的山峰。
磴叠:石阶重叠。
上鱼鳞:形容石阶排列如鱼鳞般紧密。
化鹤:化身为鹤,指成仙。
元龟:长寿的大龟,象征长寿。
六代:六个朝代,泛指时间久远。
浮云:比喻短暂的事物。
沧海:大海,这里指过去的广阔世界。
成尘:变成尘土,比喻消逝或变得渺小。

翻译

源头之水终究无法行进,山间若有人迹出现。
赶羊前行先要移开巨石,奔跑的兔子想要躲避披上头巾。
山洞里的晚秋泉水清凉,岩石旁古老的树木常显新意。
倾斜的山峰连着鸟的翅膀,石阶重叠犹如鱼鳞向上。
化为仙鹤已有千年岁月,神龟也历经六个朝代的春天。
如今浮云可驾驭,沧海也已变为尘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超脱世俗的出尘之志。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这两句以疑问的形式,勾勒出了山谷深邃、人迹罕至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片未被发现之地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野兽活动的情形,通过羊石相触、兔巾交织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面。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悟,洞中泉水随季节转凉,而岩上的古树却依旧苍翠,表现出自然界超越时光变化的永恒性。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这两句以形象鲜明的比喻,将山峰、鸟翼和磴石、鱼鳞联系起来,强化了山水景观的动态美感。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这两句借用了道家修炼成仙的意象,以及传说中的神龟,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决心与展望,愿乘云而去,达观沧海变幻为常尘的境界,表达了出世超俗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动比喻,以及对于时间、空间和生命永恒性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