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能禁几回病,秋来不为别人愁
出处:《病中感秋》
宋 · 杨万里
病中一刻抵三秋,况见西风再树头。
老去能禁几回病,秋来不为别人愁。
书帷梦觉疑僧榻,竹户凉侵似客舟。
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
老去能禁几回病,秋来不为别人愁。
书帷梦觉疑僧榻,竹户凉侵似客舟。
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病中:指生病的时候。一刻:极短的时间。
抵三秋:比三个秋天还要宝贵。
西风:秋季的风。
再树头:再次吹过树梢。
老去:年老时。
能禁:能承受。
几回病:几次病痛。
秋来:秋天来临。
为别人愁:为他人担忧。
书帷:书斋的帷幕。
梦觉:梦醒。
僧榻:僧人的床铺。
竹户:竹编的门。
似客舟:像一艘客船。
寿外:寿命之外。
康宁:健康安宁。
方是福:才是真正幸福。
徒寿:仅仅长寿。
不须休:不必停止追求幸福。
翻译
病中的每一刻都胜过整个秋天,更何况看到西风吹过枝头。年老体衰,还能承受几次病痛?秋天来临,我不为他人担忧。
从书斋的梦中醒来,还以为身在僧人床榻,竹编的门带来凉意,如同身处小船。
健康和安宁才是真正的福分,否则只是长寿却无幸福,那就不必勉强了。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凄凉心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病中一刻抵三秋",强调了时间在病痛中被放大了的感受,每一刻都如同三个季节般漫长。"况见西风再树头"则是说即便是在这种境况下,也不得不面对转眼间已到来的秋风和落叶。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老年病痛的无奈和深思,"老去能禁几回病",这是对衰老过程中疾病频发的无力感受。紧随其后的是"秋来不为别人愁",表现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关切和责任感,不愿让自己的烦恼成为他人的忧虑。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书帷梦觉疑僧榻"描绘了病中的迷离状态,即便是在安静的书房内,诗人也难以摆脱疾病带来的不安和疲惫。"竹户凉侵似客舟"则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漂泊之感。
最后两句"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表达了诗人对于健康、平安和长寿的深刻理解,只有在健康和平静中度过的日子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幸福。反之,如果仅仅是长寿而没有相应的健康和宁静,那么即便是长命百岁,也不过是一种空虚无用的存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疾病与衰老的深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健康、幸福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变迁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