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花村上秋光妍,离披晚菊摇霜天
出处:《傍花村看菊作短歌》
清 · 钱林
傍花村上秋光妍,离披晚菊摇霜天。
柴门水色绕篱落,翠竹萧萧相对仙。
飘然出城巾带便,先生杖头无一钱。
青衫如叶道旁顾,瑟缩男儿虫可怜。
哀螀瘦蝶逢岸边,纵无落英草亦眠。
何人解荐此寒绿,一盏平山堂下泉。
画船适来闻扣舷,吴姬泠泠弹蜀弦。
花枝不分照长夜,安得东风重放颠。
楼台惘然落日前,金碧画图成古烟。
笑携村酒醉归去,红树与人谁少年。
柴门水色绕篱落,翠竹萧萧相对仙。
飘然出城巾带便,先生杖头无一钱。
青衫如叶道旁顾,瑟缩男儿虫可怜。
哀螀瘦蝶逢岸边,纵无落英草亦眠。
何人解荐此寒绿,一盏平山堂下泉。
画船适来闻扣舷,吴姬泠泠弹蜀弦。
花枝不分照长夜,安得东风重放颠。
楼台惘然落日前,金碧画图成古烟。
笑携村酒醉归去,红树与人谁少年。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林的《傍花村看菊作短歌》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赏菊的画面。首句“傍花村上秋光妍”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秋日的村庄景色宜人。接着,“离披晚菊摇霜天”描绘了晚菊花在秋霜中摇曳的景象,富有诗意。
“柴门水色绕篱落,翠竹萧萧相对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雅致,以翠竹和水色烘托出隐士般的超然氛围。诗人“飘然出城巾带便”,轻松出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不拘小节的洒脱。
“青衫如叶道旁顾,瑟缩男儿虫可怜”则转向对路边贫苦儿童的怜悯,对比出生活的艰辛。接下来,“哀螀瘦蝶逢岸边,纵无落英草亦眠”借蝉鸣蝶舞表达哀愁,即使没有落花,也显出凄凉。
“何人解荐此寒绿,一盏平山堂下泉”表达了诗人对清冷之美的欣赏,希望能有人共享这份宁静。最后,“画船适来闻扣舷,吴姬泠泠弹蜀弦”引入音乐元素,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而“花枝不分照长夜,安得东风重放颠”则表达了对春回大地的期盼。
全诗以景抒情,既有自然之美,又寓含人生的感慨,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结尾处的“楼台惘然落日前,金碧画图成古烟”和“笑携村酒醉归去,红树与人谁少年”则以落日和醉酒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