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全文

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

宋 · 刘克庄
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
诸老贤宗子,文公爱嫡孙。
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
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

注释

渡江:指历史上的渡江战役,可能指的是南宋或明清时期的某次军事行动。
太史: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有学问的大臣。
当世:当代,指当时的学术界。
大儒:学问渊博的学者。
诸老:众多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贤宗子:品德高尚的宗族后代。
文公:可能指某个著名文人或者家族的尊称。
嫡孙:正统的孙子。
讲席:学术讲座或授课的场合。
留屯:军事驻扎或防守的地方。
冯唐老:冯唐,西汉时期的人物,以直言敢谏著称,这里借指直言者。
无人为上言:没有人替他向上面提出建议或申诉。

翻译

在渡江战役后,他成为当代大儒的门徒。
众多德高望重的前辈,视他为贤能的宗族子弟。
他没有来参加学术讲座,反而去守护重要的驻地。
如同寂寞的冯唐老人,无人替他向上面进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生活与情感交流的诗句,通过对人物关系和行为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交往与学术氛围。其中,“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一句,既是对主人公身份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映射出诗人对其家族文化底蕴的赞赏和敬仰。随后的“诸老贤宗子,文公爱嫡孙”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尊崇之情,通过“嫡孙”的称谓,更突出了家风与学术传承的重要性。

然而,“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一句,则转折出主人公对待学术交流的态度,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和超脱,甚至是对世俗学术界某种形式主义的批判。这种行为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与内在修持的追求。

最后,“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则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对主人公境遇的同情。在这里,诗人通过“寂寞”二字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可能是因为主人公的超脱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者理解。同时,“冯唐老”的提及,或许是在借古人的名讳来隐喻主人公的高洁与孤傲。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以其深婉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当世的孤独与超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认同和赞美。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