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穿杨折桂黄粱梦,庭下哦松白发秋全文

穿杨折桂黄粱梦,庭下哦松白发秋

出处:《挽唐可竹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穿杨折桂黄粱梦,庭下哦松白发秋
兴废乃关千古事,荣枯肯为一身谋。
江南有客朝金阙,天上无人记玉楼。
丹旐西风范阳路,行人回首忆林丘。

拼音版原文

穿chuānyángzhéguìhuángliángmèngtíngxiàòsōngbáiqiū

xīngfèinǎigānqiānshìróngkěnwèishēnmóu

jiāngnányǒucháojīnqiàntiānshàngrénlóu

dānxuán西fēngfànyángxíngrénhuíshǒulínqiū

注释

穿杨:比喻技艺高超。
折桂:古代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代称。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庭下:庭院之中。
哦松:吟咏松树,象征岁月流逝。
白发:指老人的头发,象征年老。
秋:秋季,寓意岁月更迭。
兴废:国家的兴盛和衰败。
千古事:长久以来的大事。
一身谋:为自己个人的打算。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金阙:金色的宫殿,代指朝廷。
玉楼:华丽的楼宇,常指宫廷或仙境。
丹旐:丧葬时使用的红色旗帜,表示哀悼。
范阳路:古代地名,今北京附近。
行人:路上的行人。
林丘:指故乡的山丘,代指家乡。

翻译

射中靶心的梦想如同黄粱一梦,庭院秋色中老翁吟哦松声。
国家兴衰是千秋大事,个人荣辱岂能只为自身打算。
江南游子向往金色宫殿,天宫之上无人记得那华丽的楼宇。
西风吹过范阳路,行者回望,心中怀念故乡的山丘。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挽唐可竹》,表达了对故友唐可竹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人生兴衰的感慨。首句“穿杨折桂黄粱梦”以射箭和攀折桂枝比喻人生的功名之梦,暗示了唐可竹生前的抱负与理想;“庭下哦松白发秋”则描绘了他晚年在庭院中独自吟咏松柏,感叹岁月流逝,白发生疏的凄凉景象。

接下来,“兴废乃关千古事,荣枯肯为一身谋”两句,诗人感慨世事沧桑,个人的荣辱得失相较于历史长河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接着,“江南有客朝金阙,天上无人记玉楼”借江南游子的形象,寓言唐可竹虽然离世,但他的精神或许仍在人们心中,而那些华丽的官邸已无人记得。

最后,“丹旐西风范阳路,行人回首忆林丘”以黑色的灵车(丹旐)在西风中驶过范阳路,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行人看到此景,不禁回想起唐可竹生前的居所和他曾经生活过的山林之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唐可竹生平的回忆和对生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缅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沉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