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全文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出处:《扈从观灯
宋 · 晏殊
诘旦雕舆下桂宫,盛时为乐与民同。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行漏不能分昼夜,游人无复辨西东。
归来更坐嶕峣阙,万乐铮鏦密炬红。

注释

诘旦:拂晓,黎明。
雕舆:装饰华丽的车驾。
桂宫:古代宫殿,这里指皇宫。
盛时:盛世,繁荣时期。
笙歌:笙箫和歌唱,形容音乐歌舞。
行漏:古代计时器,漏壶。
嶕峣阙:高峻的宫殿门楼。
铮鏦:形容乐器声音清脆。
密炬:密集的火炬。

翻译

拂晓时分,华丽的车驾驶离桂宫,皇帝在盛世共享欢乐与百姓同乐。
在这宏大的世界音乐和歌声中,十二座繁华都市犹如锦绣画卷。
昼夜不分,漏壶滴水声中,游人们迷失了东西方向。
返回后,又坐在高峻的宫殿前,万籁俱寂,只有灿烂的火炬映照着铮铮乐器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扈从观灯》,描绘了皇帝在黎明时分乘坐华丽的车驾离开桂宫,与百姓一同欢庆的盛大场景。诗人通过“三千世界笙歌里”和“十二都城锦绣中”这两句,生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笙歌与锦绣装饰中沉浸。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停滞,行漏(古代计时器)不分昼夜,游人们沉浸在欢乐中,辨不清东西方向。最后,皇帝返回宫殿,万籁俱寂中,只有密集的音乐和火炬的红光,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气氛。整首诗以宫廷生活为背景,展现了皇家庆典的宏大与民间共享的欢乐,体现了晏殊对盛世景象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