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淰淰清,山色鳞鳞碧
出处:《题画册十七首》
清 · 戴亨
溪流淰淰清,山色鳞鳞碧。
空亭云气深,何处幽人迹。
空亭云气深,何处幽人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首句“溪流淰淰清”,以“淰淰”形容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既生动又富有韵律感,让人仿佛能听到流水轻柔的歌唱。接着,“清”字点明了溪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山色鳞鳞碧”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山色比作鳞片,形象地描绘出山峦起伏、绿意盎然的景象,同时“碧”字强调了山色的翠绿,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空亭云气深”则描绘了一个空旷的亭子,四周被浓厚的云雾所包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暗示着这里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故事。
最后一句“何处幽人迹”,以问句的形式,引人遐想,似乎在询问是否有隐居的高人在此留下足迹,或是暗示着这里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如今已归于宁静,只留下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