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
出处:《不饮酒二十首》
明 · 释函是
古今有高士,借酒以自适。
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
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
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
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厏。
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
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
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
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高士借酒自适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之人的讽刺和对自身清狂、放纵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古今有高士,借酒以自适”开篇,点明主题,接着阐述了“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批评了盲目模仿高士行为的人,认为他们只是表面效仿,实则庸俗不堪。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真正的高士在贫困中也能保持清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那些模仿者却只能在贫苦中寻求放纵。接下来,“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揭示了世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矛盾,以及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怨恨。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表达了生活中的快乐往往伴随着痛苦,各种情感的追求最终徒劳无功。最后,“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暗示了真正的平静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认知,就像巽坎二卦所代表的自然规律一样,无需言语,就能感受到过去的智慧。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描述了诗人与乡间农夫的和谐相处,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都能共同度过每一天。这反映了诗人向往简单、真实的生活态度。“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告诫人们不要与他人过于不同,因为差异可能会导致变化和不稳定。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厠”以广阔的天空和永恒的时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和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高士生活态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