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人尽是阿罗汉,何必天台雁荡求全文

人人尽是阿罗汉,何必天台雁荡求

宋 · 释怀深
拍手相逢笑不休,本来无證亦无修。
人人尽是阿罗汉,何必天台雁荡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修行与本性之间的关系。"拍手相逢笑不休",描绘了一幅禅者间轻松愉悦、心灵相通的画面,体现了禅宗中“见性成佛”的理念,即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直觉和悟性直接体验到内心的真理,无需外在形式的繁琐修行。

"本来无證亦无修",强调了修行的最终目标在于认识到自我本性的清净与圆满,而非依赖于外在的证果或修行过程。这与佛教中“自性清净”、“无我”等核心教义相呼应,主张内在的觉醒和理解才是真正的修行。

"人人尽是阿罗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指出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阿罗汉的境界——即彻底觉悟、解脱生死轮回的圣者。这里的“人人”并非指所有人,而是强调了内在觉悟的可能性对每个人都是平等开放的,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够通过直觉、智慧或生活实践来发现并实现这一状态。

"何必天台雁荡求",则表达了对传统修行路径的一种反思。天台山和雁荡山在中国佛教史上是著名的修行圣地,但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真的需要去这些特定的地方进行修行?这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更为内在、普遍的修行观,即修行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内心的觉醒和实践,而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环境或仪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佛教修行的本质,强调了内在觉醒的重要性,以及修行的普遍性和可能性,是对传统佛教修行观念的一种创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