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一饱戴君恩,比屋千家消疠疫
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万顷镕银色。
腐儒冻死但长哦,男呻女吟空四壁。
去年强邻窥淮淝,铁马成群来塞北。
将军授钺横雕戈,雪满弓韬对勍敌。
捷书夜到甘泉宫,玉靶角弓自天锡。
已观积甲熊耳齐,坐觉洗兵天河窄。
今年腊尽寓东瓯,地接炎方少三白。
梅梢柳眼漏泄春,笋茁兰芽遽堪摘。
冬深未省见冰霜,挟纩无施况狐腋。
朝来北风吹石裂,海气岚烟乱山碧。
遐想瑞叶舞层霄,剪裁不费造化力。
丰年一饱戴君恩,比屋千家消疠疫。
长江远近要舒发,深恐阳骄无宿麦。
徒披鹤氅怀兔园,速遣祥霙慰北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蟠玉虬:形容山峰如玉龙盘绕。
腐儒:贫困的读书人。
强邻:强大的邻国。
铁马:骑兵,代指军队。
雕戈:雕饰的武器。
勍敌:强大的敌人。
甘泉宫:古代宫殿名,此处借指皇宫。
疠疫:瘟疫。
阳骄:阳光强烈。
鹤氅:白色鸟羽制成的袍子,象征高雅。
兔园:古代园林,此处可能指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祥霙:吉祥的雪花。
翻译
前年在吴兴下了一场大雪,连续十天街上都没有人行走。南山的千座山峰像玉龙盘旋,太湖的万顷水面银光闪烁。
穷困的读书人冻得死去活来,只有诵读声回荡在空荡荡的四壁。
去年强敌侵犯淮河和淝水,铁骑成群南下至我国北方。
将军手持宝剑,横握雕戈,面对强大的敌人,弓箭上挂满了白雪。
捷报连夜传到皇宫甘泉宫,如玉的靶子和角弓似乎是上天赐予的。
已经看到堆积的铠甲如同熊耳齐平,仿佛战争的乌云已被洗净,天空变得狭窄。
今年腊月结束,我寓居在东瓯之地,这里靠近炎热的南方,很少见到雪。
梅花绽放,柳树发新芽,春天的气息泄露出来,竹笋和兰花也迅速生长。
冬天深重,还未见过冰雪,更不用说保暖的狐裘了。
早晨北风呼啸,石头都被吹裂,海上的雾气与山岚交织,山色苍翠。
遥想瑞雪纷飞,直入云霄,无需人力就能剪裁出美景。
丰收之年,人们饱受恩惠,千家万户消除疫病。
长江两岸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唯恐阳光过早炽热,影响麦苗的生长。
身披鹤氅怀念兔园的美好,急切希望降下祥瑞之雪以安慰北方的客人。
鉴赏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雪景图。开篇即以"吴兴雪三尺,街头十日无行迹"刻画出一派静谧肃穆之景,雪花纷飞,连绵十日,无人行走于街头,显现出一种时间静止的美。
接下来,"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万顷镕银色"则是对雪后山水之美的描摹。南山之巅,雪覆其上,宛如蟠玉之虬龙;而太湖之广,则是一片银白相辉映,展示了雪国之境界。
"腐儒冻死但长哦,男呻女吟空四壁"中,诗人描写了一种悲凉的生活场景。那些读书无用、食不果腹的士子,因寒冷而凄惨地死去,只能发出叹息;而在家中的男女,则只能空自吟咏于四壁之间。
"去年强邻窥淮淝,铁马成群来塞北。将军授钺横雕戈,雪满弓韬对勍敌"一段,诗人转而写及战事。去年时,有强悍的邻国窥视我疆土,而今则有铁骑如林般地来到塞北边关;将军手持兵符,横握雕刻的戈矛,迎敌于雪满弓韬之中,展现了一幅战事激烈的画面。
"捷书夜到甘泉宫,玉靶角弓自天锡。已观积甲熊耳齐,坐觉洗兵天河窄"则是对胜利消息传来及军备严密状态的描绘。捷报于夜深时分送达皇宫,而那精美的弓箭似乎天造地设;诗人又观察到军甲如熊耳般整齐,感慨于兵士们在狭窄的天河之中洗刷战尘。
"今年腊尽寓东瓯,地接炎方少三白。梅梢柳眼漏泄春,笋茁兰芽遽堪摘"一段,则是诗人对新一年初雪后的感慨。年关将尽,居住在东南之地的诗人发现大地与炎热的方域相接,而冬日的白色景致已不如往昔;梅花、柳眼都显露出春意,但仍需在严寒中等待时机去采摘。
"冬深未省见冰霜,挟纩无施况狐腋。朝来北风吹石裂,海气岚烟乱山碧"一节,以激越的笔触写出了深冬之景象。虽然寒冷,但诗人尚未领悟到冰霜的严酷;手中持有的纩绳也无法施展,只能感慨如同狐腋般无处安放;晨来,北风呼啸,将石块吹裂,而海洋之气与山岚之烟交织成一片碧绿。
"遐想瑞叶舞层霄,剪裁不费造化力。丰年一饱戴君恩,比屋千家消疠疫。长江远近要舒发,深恐阳骄无宿麦"中,诗人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丰收的期许。在遥远的思考中,瑞气如叶般在空中舞动,而这一切似乎都不需太多的力量去创造;在丰饶之年,只需一餐便可感戴君恩,比邻里千家也能消除瘟疫;对长江的流淌,诗人希望能够舒缓开来,但又担忧阳光过盛而无麦以储。
"徒披鹤氅怀兔园,速遣祥霙慰北客"作为尾声,则是诗人的自嘲与对外来客者的慰藉。虽身着轻便的鹤氅,但心中仍怀念那已逝去的兔园时代;而对于远道而来的北方宾客,诗人希望能够迅速送去吉祥的雨水,以此安抚他们的心。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忧虑的雪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