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
出处:《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
唐 · 李治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
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
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
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停轩:停下马车。福殿:供奉神佛或有福气的宫殿。
皇畿:古代指皇帝的都城或领土。
法轮:佛教中象征佛法的轮状图腾。
花盖:比喻华丽的伞盖。
翠烟:青翠的烟雾,形容楼阁周围的环境。
绮阁:装饰华丽的楼阁。
丹霞:红色的霞光。
幡虹:五彩斑斓的虹霓。
十地:佛教中的修行阶段,象征极高的境界。
三归:佛教术语,指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
翻译
停下马车观赏福殿,放眼远眺皇家都城。佛法的车轮仿佛包含着太阳旋转,华盖如同云朵般飞翔。
绿色轻烟缭绕在香气四溢的楼阁,红霞照耀着华丽的宝衣。
五彩幡虹遥远相合,清澈的水面映射出不同的光彩。
我超然登上十地境界,自然领悟了三解脱之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皇宫附近的福殿停驻马车,环视皇家的围墙,感受着法轮(佛教法轮,象征佛法的力量)如同太阳般转动,以及花朵盛开如云彩飞扬的景象。诗中的“翠烟香绮阁”和“丹霞光宝衣”生动地描绘了殿宇的瑰丽与神圣。而“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则是对色彩斑斓的旗帜和光影变化的细腻刻画。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高处的境界。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繁华与权力的中心,也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去感受那些超越凡俗的美好。最后,“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喜悦,以及对于精神修为所达到的境界有着自己的领悟。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巧思,更重要的是,它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一个寻求精神寄托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