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木萧萧不可闻,青山宿草最怜君
出处:《经李山人子长墓》
明 · 欧大任
宰木萧萧不可闻,青山宿草最怜君。
乡人已祭先生社,弟子曾营处士坟。
终古黔娄空有谥,百年封禅竟遗文。
束书身后嗟零落,惟见哀猿向白云。
乡人已祭先生社,弟子曾营处士坟。
终古黔娄空有谥,百年封禅竟遗文。
束书身后嗟零落,惟见哀猿向白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经李山人子长墓》。诗中通过对李山人子长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联“宰木萧萧不可闻,青山宿草最怜君”,以“宰木”和“宿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了墓地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不可闻”的“宰木”与“最怜君”的“青山宿草”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颔联“乡人已祭先生社,弟子曾营处士坟”,通过“乡人祭社”和“弟子营坟”的场景,展现了李山人子长在生前受到乡人的尊敬与弟子的照顾,死后依然得到人们的纪念与哀悼。这两句既是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也是对其品德与影响的肯定。
颈联“终古黔娄空有谥,百年封禅竟遗文”,将李山人子长与古代贤士黔娄相提并论,赞美其虽未得到帝王的封禅之礼,但其道德文章却流传千古,表达了对逝者精神价值的认可与敬仰。
尾联“束书身后嗟零落,惟见哀猿向白云”,以“束书”象征逝者留下的知识与智慧,“哀猿向白云”则寓示着哀伤与怀念之情随风飘散,难以捕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身后零落的书籍与知识的惋惜,以及对逝者灵魂远去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生平的回顾,抒发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逝者精神价值的崇高敬意,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逝者哀悼的传统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