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出处:《黄溪夜泊》
宋 ·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楚人:楚国人。楚,战国时的大国,为七雄之一,据有今湘、鄂、皖、江、浙诸省之域。
登临:登山临水,谓游览自然胜景。
暂到:刚到,乍到。
暂,始、初。
愁肠已九回:犹“九回肠”。
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愁。
回肠,极言内心忧虑不安。
万树苍烟:青色的烟雾笼罩着茂密的树林。
万,极言其多。
苍烟:青烟。
满川明月:明月的清辉朗照着平旷的原野。
川,平野、平地。
殊乡:犹“殊方”,异域,他乡。
残岁:残年,岁暮,指一年将尽的时候。
慰客:犹“迁客”。
慰,郁闷。
把酒杯:把盏,把酒,端着酒杯。
吟咏:这里指作诗。
后因用为歌咏或作诗的意思。
迁谪:被贬谪到外地。
翻译
楚人自来喜爱登高,抒发心中的烦闷。我才到这里,也觉得忧愁难忍。莽莽苍苍的树木,终日不散的烟云,使三峡显得阴霾沉沉。开阔的江面,明月高悬,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
远离故乡,又逢岁暮年关,怎不叫人心惊。要想安慰孤独的灵魂,最好还是开怀痛饮。
闲来信步漫游,遇见山水佳丽,不妨高声长吟。如果不是贬官外放,又怎么能饱览各地的奇山异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黄溪夜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夜晚在黄溪停船时的深深愁绪。首句"楚人自古登临恨",以楚地人的传统情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离愁。接着写景,"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通过描绘三峡的昏暗与猿猴的哀鸣,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
诗人身处异乡,又逢岁末,更添"非乡况复惊残岁"的感慨,只能借酒浇愁,"慰客偏宜把酒杯",试图以饮酒来暂时排解心中的苦闷。然而,他明白只有这样的经历,"行见江山且吟咏",才能让诗歌创作更加深沉,"不因迁谪岂能来",流露出诗人对命运多舛的自我调侃和对生活的独特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愁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