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始知名,要来愁羁旅
出处:《岚露雨》
宋 · 晁说之
越山八月时,飏飏岚露雨。
却疑梅再黄,奈何燕已去。
平生始知名,要来愁羁旅。
前愁岂不多,纷纷新代故。
谁为司愁者,特于予不负。
寄言宦游子,行李莫匆遽。
却疑梅再黄,奈何燕已去。
平生始知名,要来愁羁旅。
前愁岂不多,纷纷新代故。
谁为司愁者,特于予不负。
寄言宦游子,行李莫匆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越山:翻过山岭。岚露雨:雾气般的露水和小雨。
梅再黄:梅花再次开放。
奈何:无奈。
始知:才明白。
名:名声。
愁羁旅:旅途中的忧虑。
司愁者:掌管忧虑的主宰。
负:辜负。
宦游子:在外做官的人。
行李:行装。
匆遽:匆忙。
翻译
在八月越过山岭,飘洒着雾气般的露水和小雨。我怀疑梅花再次绽放,但无奈燕子已经离去。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名声的意义,它让我在旅途中心怀忧虑。
之前的忧虑难道还不够多吗,纷繁的新旧交替让人更加惆怅。
谁是掌管忧虑的主宰,唯独对我没有辜负。
我告诉在外做官的人,出行的行装不要过于匆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越地山中的景色,岚气与露水交织,如同飘洒的细雨,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湿润的氛围。诗人以“却疑梅再黄”暗示季节更迭,梅花虽未再次盛开,但秋意渐浓,而“奈何燕已去”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人离去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平生初次体会到离别的愁绪,羁旅之愁纷至沓来,既有新愁也有旧愁。
诗人自问:“谁为司愁者?”似乎在寻求答案,表达出对愁苦无尽的无奈。他告诫在外做官的人,行色匆匆的生活容易让人增添愁绪,因此提醒他们旅途之中应放慢脚步,不要过于匆忙。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与漂泊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