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
出处:《韬光同玉珊作》
清 · 赵铭
鹫峰炫天奇,兹寺静自匿。
万竹阑俗驾,一莲峙仙菂。
曲折行百盘,精蓝窈未觌。
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
俯视脚底寒,芬陀雨四滴。
梯霞到绝顶,古坛枕巉壁。
瑶空下青鸾,招之适无笛。
浩荡见无垠,清啸未敢砉。
茫茫海如杯,磊磊星可摘。
忽悟斯境高,本自前山历。
从来妙理封,纡境须冥觅。
矫首吟天风,苍莽意何极。
万竹阑俗驾,一莲峙仙菂。
曲折行百盘,精蓝窈未觌。
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
俯视脚底寒,芬陀雨四滴。
梯霞到绝顶,古坛枕巉壁。
瑶空下青鸾,招之适无笛。
浩荡见无垠,清啸未敢砉。
茫茫海如杯,磊磊星可摘。
忽悟斯境高,本自前山历。
从来妙理封,纡境须冥觅。
矫首吟天风,苍莽意何极。
鉴赏
这首清代赵铭的《韬光同玉珊作》描绘了一幅幽深而壮丽的山寺景象。首句“鹫峰炫天奇”以雄鹰翱翔的高峰开篇,展现出自然的奇伟壮观。接着,“兹寺静自匿”点出寺庙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宁静而神秘。
“万竹阑俗驾,一莲峙仙菂”运用了象征手法,竹林阻隔尘世,莲花象征着超凡脱俗,体现了诗人对清修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曲折行百盘”和“精蓝窈未觌”,描绘了山路崎岖,寺庙深藏其中,云雾缭绕的意境。
“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动态,云雾聚散,泉水轻语,动静相宜。诗人登高后,“俯视脚底寒,芬陀雨四滴”,感受到清凉与神圣的洗礼。
“梯霞到绝顶,古坛枕巉壁”描绘了登顶过程中的艰辛与到达后的开阔视野,古坛倚靠峭壁,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然而,“瑶空下青鸾,招之适无笛”则暗示了此处空灵,无人打扰的超然境界。
最后,诗人感叹“浩荡见无垠,清啸未敢砉”,眼前景色广阔无边,令人心旷神怡,却又不敢轻易打破这份宁静。他领悟到,这种高远的境地源于之前的攀登,也揭示了修行之路需要深入体悟的哲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展现了清幽禅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