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有定理,应之当坦夷
出处:《别张袁州五首 其一》
宋 · 彭龟年
爱民有诚心,发用非己私。
齐王累己见,乃以小大移。
冠履自贵贱,痛痒一体随。
万事有定理,应之当坦夷。
傥以我好恶,定非真是非。
光风霁月中,宁许栽藩篱。
齐王累己见,乃以小大移。
冠履自贵贱,痛痒一体随。
万事有定理,应之当坦夷。
傥以我好恶,定非真是非。
光风霁月中,宁许栽藩篱。
注释
诚心:真诚的心意。发用:施政运用。
累己:亲身示范。
移:转移标准。
冠履:指地位高低。
一体随:同样对待。
定理:事物的规律。
坦夷:坦然面对。
好恶:喜好厌恶。
真是非:真正的对错。
光风霁月:比喻清明公正。
栽藩篱:设立界限。
翻译
爱护百姓出自真诚,施政并非为个人私利。齐王多次亲身示例,大小事务都以此为转移。
无论尊卑贵贱,对待百姓的疾苦都感同身受。
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面对应当坦然接受。
若仅凭个人喜好来判断,未必能分辨真正的对错。
在光明和晴朗的月色下,怎能允许设立界限和阻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所作的《别张袁州五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中表达了对爱护百姓的诚挚态度,强调公私分明,认为君主应该以民众福祉为重,而非个人私利。齐王的例子被用来说明,即使是地位高的人也应该关心民生疾苦,不分贵贱。诗人进一步指出,处理事务应遵循普遍的道理,不应受个人喜好或偏见影响是非判断。结尾处以光明的风和雨后晴空比喻公正无私的治理,表达了不设置人为界限,让人民自由发展的愿望。整体上,这是一首倡导公正施政、关注民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