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去未回,东风来何速
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
窗声度残漏,帘影浮初旭。
头痒晓梳多,眼昏春睡足。
负暄檐宇下,散步池塘曲。
南雁去未回,东风来何速。
雪依瓦沟白,草绕墙根绿。
何言万户州,太守常幽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温温:形容火光微弱而温暖。耿耿:形容光线暗淡而持续。
东斋:书房或东边的房间。
残漏:夜深时的滴水声,代指深夜。
浮初旭:初升的阳光照耀。
晓梳:早晨梳头。
负暄:晒太阳取暖。
檐宇:屋檐。
池塘曲:池塘边曲折的小路。
南雁:南方迁徙的大雁。
万户州:人口众多、繁华的州郡。
太守:古代管理一州的官员。
幽独:孤独,独自一人。
翻译
温暖的土炉中火光闪烁,薄薄的纱罩下烛光明亮。独自怀抱一张琴,夜晚走进东边的书斋安歇。
窗户传来滴水的声响,窗帘映照着初升的阳光。
早晨醒来头发有些痒,多梳了几下,眼睛因春困而有些模糊。
在屋檐下晒太阳,沿着池塘边悠闲漫步。
南方的大雁还未归来,春风却为何来得如此迅速。
雪花依附在瓦沟上显得洁白,草色环绕墙根一片翠绿。
怎能说这是繁华的万户之州,太守却常常独自幽居。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场景,作者身处一间简陋的屋室之内。"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表达了室内虽然有火,但热度不够,仅能驱散一些寒意,而灯光也只能照亮有限的空间。这两句突出了作者孤独而又略显凄凉的情怀。
"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则透露出作者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爱好,即使在这样寂寞的夜晚,也只有琴声可以陪伴。这里也体现了诗人在物质条件不佳的情况下,精神生活的自我慰藉。
接下来,"窗声度残漏,帘影浮初旭"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微弱的阳光透过窗棂投射进室内,帘幕上也有了光影变化。这两句通过对听觉和视觉细节的刻画,让人感受到时间在静谧中流逝。
"头痒晓梳多,眼昏春睡足"则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后的一种身心状态。头发凌乱,眼睛还有些许疲惠,这是因为夜晚睡得不够安稳,或许也与室内的冷气有关。
"负暄檐宇下,散步池塘曲"中,诗人在屋檐下寻找阳光暖和之处,进行散步。这里通过对空间的转换,展现了作者试图逃离那份寂寞与寒冷的心境。
"南雁去未回,东风来何速"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感慨。南飞的大雁尚未来得及回,东风却已经急遽而至。这两句通过对季节更迭的描述,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常。
"雪依瓦沟白,草绕墙根绿"中,诗人观察到周遭环境中的细微变化。积雪尚未融化,而草木则已经萌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生长与消亡交替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生命力与季节更迭共存的情趣。
最后,"何言万户州,太守常幽独"中,诗人提及了自己身为太守,却往往感到孤独。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感慨,也是对政治生涯与精神生活之间矛盾的隐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寒冷、寂寞中寻求艺术与自然慰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