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令百世思嚬笑,不但三年绝叹愁
出处:《题王忠文公新祠》
宋 · 陈宓
仰瞻新像凛清秋,犹带当时体国忧。
听断直教心悦服,抚縻端自意诚求。
遂令百世思嚬笑,不但三年绝叹愁。
甲子一周遗爱在,后来多少踵前脩。
听断直教心悦服,抚縻端自意诚求。
遂令百世思嚬笑,不但三年绝叹愁。
甲子一周遗爱在,后来多少踵前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凛清秋:形容秋季气候清新,也暗示严肃庄重的气氛。体国忧:关心国家大事,忧虑国家安危。
心悦服:衷心信服,内心感到满意。
抚縻:安抚笼络,指以仁慈和诚意对待他人。
甲子: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这里指整整一个轮回。
踵前脩:踵,跟随;脩,善行,指效仿前人的美德。
翻译
我抬头仰望那崭新的画像,在这清凉的秋季,它仍带着那时为国家忧虑的情感。聆听他的教诲,让人内心深处感到敬服,抚慰人心的方式完全出于真诚的请求。
他的影响深远,让后人长久怀念他的微笑和智慧,不只是因为三年的哀悼期。
经历了整整一个甲子轮回,他的爱心与教诲仍然留存,后来的人们纷纷效仿他的美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对王忠文公新祠的题咏。诗人首先描绘了祠堂中王忠文公的新像,形象威严而带有深沉的忧国之情,令人肃然起敬。接着,诗人赞美了文公公正无私的判断力,他的决策能让人心悦诚服,同时表达了他对安抚民众的真诚态度。祠堂的存在不仅让后人怀念其功德,更长久地传递了他的精神和影响,使得后来者纷纷效仿他的美德。整首诗情感真挚,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缅怀之情溢于言表,体现了宋人对先贤的崇敬和对道德典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