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有饥者,一钱不相捐
出处:《卖花曲》
明 · 宗臣
长安买花者,数株十万钱。
道傍有饥者,一钱不相捐。
道傍有饥者,一钱不相捐。
鉴赏
这首《卖花曲》以鲜明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明代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首句“长安买花者,数株十万钱”,描绘了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购买几株花需要付出十万钱的高昂代价,凸显了富贵人家的奢华与挥霍。接着,“道傍有饥者,一钱不相捐”则转向描述路边饥饿的乞丐,他们连一文钱都得不到,生活极其困苦。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财富分配的不公。
通过这首诗,宗臣不仅展现了个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贫富不均问题的忧虑和批判。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呼吁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文学作品在反映现实、引发思考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