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乳剪霜刀,落地不可拾
出处:《殇真长》
明 · 殷奎
苕英陵紫霄,荣悴倏相袭。
杏乳剪霜刀,落地不可拾。
娟娟芳婴面,秀色赪玉立。
生之既不易,殇之何太急。
神理谁能诘,物命孰使执。
搔首问青天,天高听不及。
杏乳剪霜刀,落地不可拾。
娟娟芳婴面,秀色赪玉立。
生之既不易,殇之何太急。
神理谁能诘,物命孰使执。
搔首问青天,天高听不及。
鉴赏
这首诗《殇真长》由明代诗人殷奎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死亡的无奈。
首句“苕英陵紫霄,荣悴倏相袭”,以“苕英”(一种植物)在紫霄(天空)之下生长,象征着生命从诞生到衰败的过程,快速而自然地交替。这里通过自然界的现象隐喻生命的循环,引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接着,“杏乳剪霜刀,落地不可拾”一句,将杏花比作“乳”,霜刀则象征时间的无情,暗示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逆转。杏花落地,无法再拾回,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不可挽回性。
“娟娟芳婴面,秀色赪玉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以“娟娟”形容女子的美丽,这里借指生命的美好与纯净,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生之既不易,殇之何太急”表达了对生命来之不易,却逝去如此迅速的感叹,蕴含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神理谁能诘,物命孰使执”则提出了对生命本质和命运安排的疑问,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考。
最后,“搔首问青天,天高听不及”以动作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困惑与无助,向苍天发出的质问,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