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
出处:《南归舟中二首 其二》
唐 · 齐己
长江春气寒,客况棹声闲。
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
桑根垂断岸,浪沫聚空湾。
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
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
桑根垂断岸,浪沫聚空湾。
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
注释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春气:春天的气候。
寒:冷。
客况:旅客的心境或处境。
棹声:划桨的声音,代指船行。
夜泊:夜晚停泊。
诸村:各个村落。
雨:雨水,这里指下雨的夜晚。
程回:行程返回。
数郡山:几个郡的山区。
桑根:桑树的根部。
垂:下垂。
断岸:崩塌的河岸。
浪沫:波浪激起的泡沫。
聚:聚集。
空湾:空旷的河湾。
已去:已经离开(某地)。
邻园:邻近的庄园或花园。
随缘:顺应自然,不强求。
暂还:暂时的返回。
翻译
长江春天的气候仍带寒意,旅客的心情如舟行悠闲。夜晚停泊在各个村落的雨中,行程归来途经数个郡的山峦。
桑树根垂在崩塌的河岸边,波浪泡沫聚集在空旷的河湾。
已经靠近邻近的庄园,随意而安,暂时归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乘船南归时的心境与所见。开篇“长江春气寒,客况棹声闲”表达了长江的春意尚未浓郁,而旅人的心情则是寂静无为,只有轻轻的桨声打破夜晚的宁静。
接着,“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写出了旅人在夜色中停泊于各个村落之中,所经历的路途与所见的郡县山峦如同计数般清晰。这里通过“夜泊”、“程回”等词语,传递出行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旅途的沉思。
第三句“桑根垂断岸,浪沫聚空湾”形象地描绘了桑树的枝条垂挂在岸边,似乎随时都会断裂,而河水激荡形成的浪花在空旷的河湾中汇聚。这样的景致增添了一种生灵离散、物是人非的情感。
最后,“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表达了旅人对已经离开的邻家园地之亲近感受,以及他对于自己这次归来的态度——顺其自然,只是一时的回归。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豁达心境,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春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南归途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于过往和归乡情感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