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巴人虽下里,愿持欢意助康哉
出处:《立春前二日嘉雪应祈呈昭文相公》
宋 · 宋庠
皇心精祷动昭回,嘉雪乘时弭岁灾。
先作飞霙随腊舞,便含膏泽趁春来。
天渊百顷移星汉,禁籞千枝傲岭梅。
一曲巴人虽下里,愿持欢意助康哉。
先作飞霙随腊舞,便含膏泽趁春来。
天渊百顷移星汉,禁籞千枝傲岭梅。
一曲巴人虽下里,愿持欢意助康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皇心:皇帝的心意。精祷:虔诚的祈祷。
昭回:上天的回应。
嘉雪:吉祥的好雪。
弭岁灾:消除灾祸。
飞霙:飘落的雪花。
腊舞:在腊月起舞。
膏泽:滋润的恩惠。
趁春来:随着春天来临。
天渊:广阔的天空。
星汉:星河。
禁籞:皇宫。
千枝:千树梅花。
傲岭梅:傲视山岭的梅花。
巴人:巴地的人们。
下里:通俗的歌曲。
康哉:安康。
翻译
皇帝的心意深深祈祷,希望上天回应,好雪适时降临以消除灾祸。它像腊月的雪花翩翩起舞,又带着滋润万物的恩泽,随着春天的到来。
广阔的天空仿佛星河倾泻,皇宫中的梅花千枝竞艳,傲视山岭。
即使是来自民间的简单歌曲,也带着深深的祝福,希望能为国泰民安增添欢乐气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皇帝的心意与自然界的和谐相通。"皇心精祷动昭回"表达了皇帝对于天气的关切和祈求,而"嘉雪乘时弭岁灾"则是对应的结果——及时的好雪带来了吉祥,洗涤了一年的不顺。"先作飞霙随腊舞"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而"便含膏泽趁春来"则预示着这场雪将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带来滋润。
"天渊百顷移星汉,禁籞千枝傲岭梅"两句更是将景象推向高潮,天空辽阔如同大海,而星辰的移动预示着季节的变换。雪后的梅花在冷冽中仍然傲立,显得尤为坚韧和独特。
最后,"一曲巴人虽下里,愿持欢意助康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希望通过音乐传递喜悦的心情,以此帮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