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全文

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

出处:《观十六国吟
宋 · 邵雍
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
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
龙章本不资狂寇,象魏何尝荐乱胡。
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拼音版原文

tiānzhīxiàhàohuáncéngjīngzhìshuǐ

dàoshíduōshīguādānglànhòuchóng

lóngzhāngběnkuángkòuxiàngwèichángjiànluàn

yǒuyánkānwèichùdāngshíqiànguǎn

注释

溥天之下:整个天空之下,指天下。
寰区:全世界,古代对世界的称呼。
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治水馀:治水后的遗迹。
衣到敝时:衣物破旧的时候。
虮虱:寄生在衣物上的小虫。
瓜当烂后:瓜果腐烂之后。
足虫蛆:爬满虫子。
龙章:象征皇权或国家的龙形图案。
狂寇:狂妄的贼寇。
象魏:古代宫殿前的两根大柱,象征朝廷。
荐乱胡:推荐作乱的胡人。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尼是孔子弟子对他的尊称。
管夷吾: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善于辅佐君主著称。

翻译

普天之下称为寰球,大禹曾治理过洪水的遗迹。
衣物破旧时满是虮虱,瓜果腐烂后爬满了虫蛆。
龙的图腾本不会庇护狂妄的贼寇,朝廷的柱石怎会推荐作乱的胡人。
孔子有言可品味之处,只是当时缺少像管仲那样的贤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观十六国吟》,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引入,以衣物破旧、食物腐败的景象象征十六国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混乱。诗人借大禹的典故,暗示乱世需要英雄人物如大禹那样的领导者来治理。接着,他批评了那些无德无能的统治者,指出他们无法像龙章和象魏那样象征公正,也没有像孔子推荐人才那样选拔贤良。最后,诗人遗憾地提到如果当时有像管仲这样的贤臣在位,或许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整首诗寓言性强,批判了乱世之下的政治腐败,表达了对贤明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