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从此异,贡水忽相遭
出处:《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明 · 释函可
我往匡庐日,君乘江上涛。
金轮雾欲散,巫山云尚帱。
行藏从此异,贡水忽相遭。
学道如积薪,内顾发呼号。
金轮雾欲散,巫山云尚帱。
行藏从此异,贡水忽相遭。
学道如积薪,内顾发呼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学道修行以及友情离别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往匡庐日,君乘江上涛”,以“我”与“君”的空间距离拉开,通过“往”与“乘”的动作描绘,展现了两人分别在不同地点活动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别离的必然性。
接着,“金轮雾欲散,巫山云尚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来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金轮代表太阳,雾欲散象征着困难即将过去,而巫山云尚帱则暗示着还有未知的挑战和迷茫。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行藏从此异,贡水忽相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行藏”二字,强调了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变化,而“贡水忽相遭”则形象地描绘了偶然相遇的情景,寓意着命运的交错与不可预知性。
最后,“学道如积薪,内顾发呼号”两句,将学道比作积累薪柴,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这里不仅指学习知识或修行的过程需要持续积累,也暗含了面对困难时内心的挣扎与呼喊。同时,“内顾”一词,表达了自我反思与审视的重要性,而“呼号”则体现了在追求真理或理想过程中的痛苦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学识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