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蒙取象配朝昏,复姤假名称子午
屯蒙取象配朝昏,复姤假名称子午。
进火无中炼大丹,安炉定里求真土。
身心意定共三家,铅汞银砂同一祖。
加减依时有后先,守城在我分宾主。
南山赤子跨青龙,北海金公骑白虎。
两般药物皆混融,一对龟蛇自吞吐。
直超实际归大乘,顿悟圆通非小补。
密会真机本自然,可怜小法胡撑拄。
口灵舌辩自夸能,气大心高谁敢睹。
未会潜心入窈冥,何劳立志栖环堵。
初机自是不求师,老倒无成甘受苦。
积功累行满三千,返照回光穷二五。
起火东方虎啸风,涤尘西极龙行雨。
驱雷掣电役天罡,辅正除邪任玄武。
姹女才离紫极宫,金公已到朱陵府。
炉中大药一丸成,室内胎仙三叠舞。
四象五行都合和,九转七返功周普。
鉴赏
这首《玄理歌》(其一)由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是一首阐述道教内丹修炼原理的诗歌。全诗以隐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各种景象与概念。
首先,诗人提到“至道虽然无处所”,强调了道的无形无相,难以言说的本质。接着,“也凭师匠传规矩”指出修炼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和指导,暗示了师承的重要性。
“屯蒙取象配朝昏,复姤假名称子午。”这里运用了《易经》中的卦象来比喻修炼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状态,通过“子午”指代时间的变化,暗示修炼者需顺应自然规律。
“进火无中炼大丹,安炉定里求真土。”描述了内丹修炼的核心——炼制“大丹”,即精气神的凝聚,以及寻找“真土”,即内在的物质基础,以实现身心的转化。
“身心意定共三家,铅汞银砂同一祖。”“三家”指的是精、气、神,它们被视为修炼的三大要素,而“铅汞银砂”则代表了物质层面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修炼的基础。
接下来,“加减依时有后先,守城在我分宾主。”强调了修炼过程中时间和顺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内外之间保持平衡。
“南山赤子跨青龙,北海金公骑白虎。”通过动物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修炼者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以及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共存。
“两般药物皆混融,一对龟蛇自吞吐。”这里使用了“龟蛇”作为象征,代表了阴阳两种力量的融合与互动,以及修炼者在内心深处的自我调和。
“直超实际归大乘,顿悟圆通非小补。”表达了修炼的最终目标是超越现实,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或技巧上。
“密会真机本自然,可怜小法胡撑拄。”批评了那些仅依赖表面技巧而不深入理解内在原理的做法,强调了真正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最后,“口灵舌辩自夸能,气大心高谁敢睹。”讽刺了那些只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在修为的人,强调了修炼的内在本质。
“未会潜心入窈冥,何劳立志栖环堵。”提醒人们要深入内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追求上。
“初机自是不求师,老倒无成甘受苦。”反映了修炼初期可能的迷茫和困难,以及对持续努力的必要性的认识。
“积功累行满三千,返照回光穷二五。”强调了修炼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以及对内在世界的深入探索。
“起火东方虎啸风,涤尘西极龙行雨。”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描绘了修炼过程中内外环境的变化。
“驱雷掣电役天罡,辅正除邪任玄武。”表达了修炼者在精神层面的自我提升,以及对宇宙秩序的维护。
“姹女才离紫极宫,金公已到朱陵府。”使用了道教中的术语,描述了修炼者在精神旅程中的不同阶段。
“炉中大药一丸成,室内胎仙三叠舞。”最终描绘了修炼成功后的景象,即“大药”的凝聚和“胎仙”的诞生。
“四象五行都合和,九转七返功周普。”总结了修炼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和步骤,强调了其全面性和普遍性。
整体而言,《玄理歌》(其一)深刻地揭示了道教内丹修炼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修炼者在精神世界中的成长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