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足可养廉三斛米,未妨温故一灯窗全文

足可养廉三斛米,未妨温故一灯窗

同时纠正诸侯学,铛脚相邻总钜邦。
足可养廉三斛米,未妨温故一灯窗
有人北面求宗旨,无事东流送大江。
向道紫阳山色好,何为不肯溯溪泷。

注释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学:学习。
铛脚:铜器的脚,这里指上课铃声。
相邻:紧邻。
钜邦:大国。
养廉:保持廉洁。
三斛米:古代计量单位,约等于现在的750公斤。
温故:温习旧知识。
一灯窗:一盏灯下的读书时光。
北面:古代学生面向老师的位置,表示尊敬。
宗旨:学习的目标或原则。
东流:向东流淌,比喻时间流逝。
紫阳山:地名,可能指某个著名的山水之地。
溯溪:逆流而上,探索。

翻译

诸侯学子聚集学习,铜器声此起彼伏大国旁。
足够供养清廉生活,三斛米足矣照读书窗。
有人专程来寻师道,无事时江水东流长。
紫阳山色秀丽无比,为何不顺溪而上探究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通过诗中流露出的意境和情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于学术研究和个人生活的一种平衡态度。

"同时纠正诸侯学,铛脚相邻总钜邦。"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忙于修订学问,处理好与邻里之间的关系,保持一片安宁的生活环境。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学术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足可养廉三斛米,未妨温故一灯窗。" 这两句诗描绘出诗人简单而自足的生活状态,只需要足够的粮食来维持清贫的生活,同时还能保持一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温暖。

"有人北面求宗旨,無事东流送大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的坚定立场。

"向道紫阳山色好,何为不肯溯溪泷。"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逃避和超脱的情感。他似乎更愿意选择一种隐逸生活,以保持心灵的纯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日常生活、学术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情感,且内心平和宁静的文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