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声论空,三河文义绝
出处:《登山望雷居士精舍同沈右卫过刘先生墓下作诗》
南北朝 · 萧子良
汉陵淹馆芜,晋殄洙风缺。
五都声论空,三河文义绝。
兴礼迈前英,谈玄逾往哲。
明情日夜深,徽音岁时灭。
垣井总已平,烟云从容裔。
尔叹牛山悲,我悼惊川逝。
五都声论空,三河文义绝。
兴礼迈前英,谈玄逾往哲。
明情日夜深,徽音岁时灭。
垣井总已平,烟云从容裔。
尔叹牛山悲,我悼惊川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人以“汉陵淹馆芜,晋殄洙风缺”开篇,将目光投向古代帝王的陵寝与文化传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辉煌的历史痕迹逐渐消失,如同荒草覆盖的废墟一般。接着,“五都声论空,三河文义绝”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的衰落,昔日繁华的都市与丰富的学术讨论如今只剩下空壳,古老的学说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兴礼迈前英,谈玄逾往哲”则表达了对过去杰出人物的怀念与敬仰,他们所倡导的礼仪与哲学思想超越了前人,然而这种超越却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明情日夜深,徽音岁时灭”继续深化这一主题,情感与名声在日复一日中加深,但最终也会随时间消逝,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微光。
最后,“垣井总已平,烟云从容裔”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象征着一切事物终将归于平静与和谐,无论是曾经的辉煌还是现在的荒凉。而“尔叹牛山悲,我悼惊川逝”则是诗人与读者共同的情感共鸣,面对时间的无情流逝,无论是个人的悲伤还是对历史的哀叹,都显得如此渺小而无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探讨了历史、文化、时间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