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乱无次,昏鸦栖不定
出处:《溪馆夜坐》
明 · 李之世
野竹乱无次,昏鸦栖不定。
灯寒四壁青,坐久春衣冷。
纷虑忽以閒,微酲亦初醒。
榻畔来疏钟,泠然发空警。
灯寒四壁青,坐久春衣冷。
纷虑忽以閒,微酲亦初醒。
榻畔来疏钟,泠然发空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溪边馆舍中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
首句“野竹乱无次”,描绘了野外竹林杂乱无章的景象,给人一种自然野趣的感觉。接着“昏鸦栖不定”则通过乌鸦的不安定,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
“灯寒四壁青,坐久春衣冷”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氛围。寒灯映照下,四周墙壁呈现出青色,与寒冷的空气相呼应,而长时间坐着,春衣也感到了寒冷,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夜晚的清冷与孤独。
“纷虑忽以閒,微酲亦初醒”表达了诗人从纷繁思绪中解脱出来,内心变得宁静的状态。这里的“閒”字,既指身体的放松,也暗含了心灵的解脱。同时,“微酲”初醒,可能是指酒后的微醺状态逐渐消散,也象征着诗人从某种情绪或困扰中走出,心境更加清明。
最后,“榻畔来疏钟,泠然发空警”描绘了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空旷空间中的警钟,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浩瀚。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深化了诗的主题,使读者在宁静的氛围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时间、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