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
出处:《张伯高草书歌》
唐 · 皎然
伯英死后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
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
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
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
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
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
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
张生奇绝难再遇,草罢临风展轻素。
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
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
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
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
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
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
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
张生奇绝难再遇,草罢临风展轻素。
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
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注释
伯英:指书法家张旭。伯高:指书法家怀素。
毫:毛笔。
先贤:前辈书法家。
草律:草书的规则。
钟王:书法家钟繇、王羲之。
须臾:片刻,一会儿。
变态:变化多端。
象形:模仿物体形状。
阆风:神话中的山名,喻高远之地。
蹴踏:跳跃。
邓林:桃林,喻花多之地。
飘飘:轻盈的样子。
凝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寥天:广阔的天空。
取势:借势,利用形势。
春江:春天的江水。
张生:指张旭。
轻素:指宣纸。
阴惨阳舒:字的明暗对比,如同阴阳变化。
魑容:妖怪的面容。
黄公酒垆:酒馆名,代指饮酒作乐的地方。
阮籍:魏晋时期文学家,以嗜酒著称。
嵇:嵇康,魏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阮籍的朋友。
长安酒榜:长安城中的酒肆招牌,可能指书法展示之处。
骋君:任你驰骋,表达自由挥洒之意。
翻译
张旭逝后出现了怀素,早晨就能看见他手中挥舞着山中的兔毫。前辈草书的规律我却以狂放书写,我的字如风云变幻令钟繇、王羲之忧愁。
瞬间变化都出自我的内心,象形模拟万物无所不可。
如同阆风上的游云千万朵,惊动的龙腾跃仿佛要坠落。
又如邓林的花在早晨飘落,狂风肆意搅动多么飘逸。
有时紧紧握住笔却思绪凝固,情感如同孤鹤在辽阔天空飞翔。
有时借势而发气势更加高昂,回忆起春江上千里波涛。
张旭的奇妙绝技难以再遇,写完草书迎风展开洁白的纸张。
字的阴暗与明亮好似有道,怪异的形态仿佛令人畏惧。
在黄公酒垆我兴致特别浓厚,阮籍不会生气嵇康也会回顾。
在长安酒榜上醉后书写,今日任你驰骋千里之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张伯高草书歌》。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美张伯高的草书艺术。"朝看手把山中毫"表明张伯高笔法雄健,如同山中巨木一般;"先贤草律我草狂"则显示了诗人对张伯高不循规蹈的草书风格的赞赏,认为他的作品既继承了古人的精髓,又有超越之处。
"风云阵发愁钟王"一句,通过风云变幻和钟王争鸣来形容张伯高笔下生动活泼的气势。"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表达了张伯高草书变化万千,无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接下来几句"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则通过描写天气和自然景象来形容张伯高草书的生动与变化,以及它给人带来的震撼感。
诗中后半部分"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表达了张伯高草书的多变和超凡脱俗之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其艺术的深刻理解。
最后几句"张生奇绝难再遇,草罢临风展轻素。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则是诗人对张伯高的艺术风格和人品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透露出自己与张伯高之间的情谊,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鉴赏能力,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