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北人餐未惯,南食眼犹生全文

北人餐未惯,南食眼犹生

出处:《又和闻蛙
宋 · 杨万里
春来真底好,此辈政纵横。
身作泥中计,声从雨后增。
北人餐未惯,南食眼犹生
灰洒知虚实,于渠似可行。

拼音版原文

chūnláizhēnhǎobèizhèngzònghéng

shēnzuòzhōngshēngcónghòuzēng

běiréncānwèiguànnánshíxiànyóushēng

huīzhīshíxíng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
真底:真正地。
好:美好。
此辈:这些人。
政:正。
纵横:活跃、无所不在。
身:身体。
作:做。
泥中计:困境中的计划。
声:声音。
雨后:雨后。
增:增强。
北人:北方人。
餐:吃饭。
惯:习惯。
南食:南方食物。
眼犹生:眼睛还感到新鲜。
灰洒:通过灰烬观察。
知:知道。
虚实:真假。
于渠:对于他们。
似可行:似乎可行。

翻译

春天真的很好,这些人正活跃无比。
他们在困境中谋划,声音在雨后显得更响亮。
北方人对南方的食物不习惯,看到新奇食物眼睛都亮了。
通过观察灰烬,能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这方法对他们来说似乎可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自然景象的美好,以及蛙鸣声的宜人之感。诗人通过对比北方与南方对于食物口味的不同,展现了生活情趣,也隐含着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春来真底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欣赏。"此辈政纵横"则是说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生机勃勃,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束缚它们的发展。

"身作泥中计"和"声从雨后增"这两句描写了蛙类动物在春天的行为。它们躲藏于泥土之中,随着雨后的湿润环境,它们的声音变得更加清晰且响亮。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生态变化的观察,也表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无拘无束的情感。

"北人餐未惯,南食眼犹生"则是通过地域饮食习惯的差异来强调生活情趣的多样性。北方与南方的人们对食物有不同的口味偏好,这里借此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包容态度。

最后,"灰洒知虚实,于渠似可行"则是说通过撒上灰尘,可以辨识水中的深浅,似乎在暗示即使是在平静的表面之下,也有着不可预测的深处。这种比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更增添了一种哲理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和蛙鸣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