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枕刻相思,秾香散幽帖
石枕刻相思,秾香散幽帖。
清思如静水,红从笑颊起。
背灯换溽衣,倩郎收珰珥。
别泪浸兰被,恩爱等蝉翅。
银箸拨香灰,写作天长字。
塔灯绕层橑,红阑对大道。
昔时合欢场,今见高冢草。
枫根闻鬼语,乡音带淮楚。
淰淰女鬼神,吹作何山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自然景象交织的场景,充满了哀愁与回忆的氛围。开篇“雾月晓花啼,柳冷莺梦怯”以清晨的雾气、月光、花鸟的啼鸣和柳树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孤寂。
“石枕刻相思,秾香散幽帖”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深度,石枕上刻着相思之词,浓烈的香气弥漫在幽静的环境中,仿佛是情感的载体,将思念与渴望传递开来。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清思如静水,红从笑颊起”则通过比喻,将思绪比作平静的水面,而红润的笑容则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暗示了即使内心充满忧伤,外表也能展现出一丝温暖与希望。
“背灯换溽衣,倩郎收珰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主人公在背对着灯光的情况下更换潮湿的衣服,并请求爱人收起首饰,这一细节体现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无奈与依赖,以及对爱人的深切信任与期待。
“别泪浸兰被,恩爱等蝉翅”中,“别泪”与“兰被”形成鲜明对比,泪水浸湿了带有兰花香味的被褥,象征着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恩爱等蝉翅”则将短暂而脆弱的爱情比喻为易逝的蝉翼,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银箸拨香灰,写作天长字”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某种仪式或行为来寄托对永恒的追求,尽管现实中的爱情终将消逝,但人们仍渴望留下不朽的记忆。
“塔灯绕层橑,红阑对大道”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夜景,塔灯环绕着层层楼阁,红色的栏杆对着宽阔的大道,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昔时合欢场,今见高冢草”将回忆与现实对比,昔日的欢乐之地如今只剩下荒草覆盖的高冢,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枫根闻鬼语,乡音带淮楚”通过听闻鬼语和带有地方特色的乡音,增添了神秘与怀旧的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淰淰女鬼神,吹作何山雨”最后两句以女鬼神吹动山雨的形象结束,既是对前文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总结,也是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暗示了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时间、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