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出处:《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注释
榕树:一种常绿大乔木,常见于南方。梢头:树梢顶端。
古台:古老的平台或亭台。
碧海:清澈碧绿的海洋。
琼杯:比喻清澈如玉的海面。
越王:指古代越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泛指古代统治者。
歌舞春风处:曾经春风和煦、歌舞升平的地方。
今日:现在。
独自来:独自一人前来。
翻译
在榕树梢头探访古老的平台向下望去,碧绿的海面像一杯美玉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迹幽深,抒发历史沧桑之感的诗。开篇"榕树梢头访古台",设定了一个在古老榕树下探寻古台遗址的情境。榕树常与岁月沉淀、时间流逝相联系,而"梢头"则增添了一份高远和俯瞰之感,仿佛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回望往昔。
"下看碧海一琼杯",这里的"下看"是从高处向下眺望,这个动作不仅是视觉上的,也是心灵上的。"碧海"象征着辽阔无垠,而"一琼杯"则可能指代有限的空间,或是时间的割裂,引发人们对于历史与现实、宏大与微小之间关系的深思。
接下来的"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提到了古代越王的繁华场景,但那已经逝去。"春风"在这里既是自然之象征,也包含了历史的温柔与激情。在诗人眼中,那些曾经的歌舞宴席,如今只剩下空留的春风,它独立地来到,却不再有昔日的欢乐与热闹,反而显得更加孤独和凄清。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繁华与现代寂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的春风时所产生的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