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著行缠,一钵有能事
出处:《送觉老住鹿门》
宋 · 吴则礼
平生作许奇,三匝绕茅舍。
白发右掖门,朝参随万马。
觉也铁脊梁,儿子笑诸方。
时时容子美,来过赞公房。
袖书仆射府,打包鹿门去。
独有田恊律,知渠逸群句。
余方在泥滓,妄意水传器。
他年著行缠,一钵有能事。
白发右掖门,朝参随万马。
觉也铁脊梁,儿子笑诸方。
时时容子美,来过赞公房。
袖书仆射府,打包鹿门去。
独有田恊律,知渠逸群句。
余方在泥滓,妄意水传器。
他年著行缠,一钵有能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奇:奇特的事迹。三匝:环绕三次。
右掖门:皇宫右侧的大门。
朝参:早朝参见。
铁脊梁:形容人意志坚定。
儿子笑:指儿子们取笑。
子美:杜甫的字。
公房:书房。
仆射府:尚书省。
鹿门:隐居之地。
田恊律: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逸群句:超群的诗句。
泥滓:比喻困境或低微的地位。
水传器:通过文字传承。
行缠:行脚僧的服装。
能事:能应对世间事的能力。
翻译
一生中做了许多奇事,三次环绕着茅屋走满头白发进入右掖门,早朝时跟随千万马匹
醒来时如铁一般硬朗,儿子们笑我言论广泛
常常允许杜甫来访,称赞我的书房
袖子里藏着尚书省的书信,决定离开官场去鹿门
只有田协理解我,知道我超群的诗句
我如今身处困境,妄想通过文字传承
将来或许会穿上行脚僧的服装,只带着一钵便能应对世间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觉的长者离开家乡,前往鹿门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
"平生作许奇"一句,表明觉老一生都有着不凡的志向和作为。"三匝绕茅舍"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简朴的居所,是一处被茅草环绕的小屋。
接下来的"白发右掖门,朝参随万马",通过觉老白发斑斑、早晨梳理头发准备出行,以及跟随着成千上万的马匹(比喻众人)参与朝堂之礼的场景,展现了他年迈依旧坚守职责的精神状态。
"觉也铁脊梁"暗示这位长者身板如铁,不仅是形象上的描述,也反映出他的坚韧不拔。"儿子笑诸方"则可能是在描绘家人或旁观者对他离去的情感态度,他们可能感到既有遗憾又有些许的骄傲。
"时时容子美,来过赞公房"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觉老住所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袖书仆射府"一句,则是说他将重要的文件或信函藏于袖中,前往仆射(官职名)的府邸。
"打包鹿门去"直接指出了觉老此行的目的地——鹿门。而"独有田恊律,知渠逸群句"则表明在众多诗词中,只有田恊的律诗能与觉老的逸致相匹敌,这里可能是在赞美田恊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觉老对文艺的品鉴眼光。
最后两句"余方在泥滓,妄意水传器"和"他年著行缠,一钵有能事"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留在尘世,但心中仍然怀抱着某种理想,而那份理想如同一件能够承载精神的器物,是值得去追寻和实现的。
整首诗通过对觉老离别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的个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