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云岩石洞黑
出处:《游阳历岩观瀑布》
明 · 李之世
阳历山前巉削壁。
倒挂云岩石洞黑。
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
远望还同玉柱观。
近看却似泻冰盘。
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
崩崖陡下数千级。
石面苔花泫泫湿。
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
山腰云脚路重重。
小桥转过碧冥濛。
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
二十琉璃鉴石室。
绛帏閟护金仙骨。
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
半空分沥入山厨。
竹笕探来石臼储。
敲火石头自战茗,咒泉钵底乱喷珠。
千奇百幻看难尽,闪日摇山目乍瞬。
赴壑迢迢知几深,攒峰窅窅望逾峻。
夜半磬声窟里传。
游人惊立暝林烟。
山僧却道耳根熟,偏向岩端结静缘。
倒挂云岩石洞黑。
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
远望还同玉柱观。
近看却似泻冰盘。
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
崩崖陡下数千级。
石面苔花泫泫湿。
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
山腰云脚路重重。
小桥转过碧冥濛。
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
二十琉璃鉴石室。
绛帏閟护金仙骨。
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
半空分沥入山厨。
竹笕探来石臼储。
敲火石头自战茗,咒泉钵底乱喷珠。
千奇百幻看难尽,闪日摇山目乍瞬。
赴壑迢迢知几深,攒峰窅窅望逾峻。
夜半磬声窟里传。
游人惊立暝林烟。
山僧却道耳根熟,偏向岩端结静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阳历山游览时,对一处壮观瀑布的细致观察与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瀑布的形态、声音以及它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首句“阳历山前巉削壁”描绘了山势险峻,为瀑布的出现铺垫了背景。接着,“倒挂云岩石洞黑”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高耸与神秘,仿佛从天而降,隐于黑暗之中。诗人通过“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表达了对瀑布源头的好奇与敬畏,同时描绘了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远望还同玉柱观。近看却似泻冰盘。”对比了从远处和近处观看瀑布的不同感受,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诗人继续描述瀑布的动态美,“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展现了瀑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对周围生物的影响。
“崩崖陡下数千级。石面苔花泫泫湿。”描绘了瀑布下方的峭壁和湿润的苔藓,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接下来的几句“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则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瀑布与云雾交织的奇幻景象。
“山腰云脚路重重。小桥转过碧冥濛。”将视线引向山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小径和远处的碧绿景色,增加了诗的意境。接下来的几句“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通过比喻和音响的描绘,展现了瀑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之美。
最后,“二十琉璃鉴石室。绛帏閟护金仙骨。”描绘了瀑布旁的石室和守护其中的金仙,增添了神秘色彩。“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通过想象和比喻,展现了瀑布与宇宙的联系,以及其超凡脱俗的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