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
出处:《看人取木绵》
宋 · 宋自逊
绿杨有花飞作絮,黄芦有花亦为絮。
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随风乱飞舞。
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茧中缕。
均为世上一草木,有用无用乃如许。
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
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随风乱飞舞。
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茧中缕。
均为世上一草木,有用无用乃如许。
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
拼音版原文
鉴赏
此诗通过对绿杨花和黄芦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草木各有其用的感慨。诗中的"絮"指的是这些花飞落后可织成的布料,但因天寒不可作为衣物,只能随风飘扬。木绵(即木棉)和春蚕茧都可用于纺织,显示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神奇。
诗人通过"均为世上一草木,有用无用乃如许"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哲理:在世界上,无论是有用的还是没有用的东西,都各自拥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木绵有用称者稀,杨花芦花千古传声诗"则强调了即使是被少数人认可的木绵,也因为能够用于制作物品而被赞誉,而那些杨花和芦花虽然无实用价值,但却因其美丽和诗意而流传千古。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万物平等、各有所长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