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灵光湛止水,孰与明镜行秋空
出处:《次韵寄题李氏月心精舍》
宋 · 徐瑞
坎阳为心亦为月,妙质一点何玲珑。
君看灵光湛止水,孰与明镜行秋空。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
君看灵光湛止水,孰与明镜行秋空。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坎阳:坎坷的心境或明亮的月亮。妙质:微妙的本质。
玲珑:精致、小巧。
灵光:灵动的光芒。
湛止水:沉浸于静止的水面。
明镜:明亮的镜子。
秋空:秋天的天空。
娟娟:形容月光皎洁。
忽忽:形容时间匆匆。
翁:老人。
盈虚:盈满和亏损。
消长:增减变化。
参:参悟,理解。
翻译
以坎坷为心,也如月亮般明亮,那微妙的本质何等玲珑剔透。你看那灵动的光芒沉浸在静止的水面,与明亮的镜子在秋天的天空中相比,哪个更胜一筹?
千秋万代,她始终保持着皎洁的色彩,百年之间,忽然间我们都已老去。
盈满和亏损如同那样,没有永恒的变化,试着参悟这句话,或许会有所共鸣。
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月心精舍主人李氏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坎阳为心亦为月",形象地描绘了李氏内心的纯净与月亮的明亮,暗示其精神世界的高洁。"灵光湛止水"进一步比喻其心境如止水般宁静,与"明镜行秋空"相映成趣,象征智慧如秋空般清澈。
"万古娟娟不改色"赞美月的永恒不变,而"百年忽忽俱成翁"则感叹岁月匆匆,人生短暂。诗人通过对比,提醒人们要欣赏月的恒久之美,同时领悟生命的无常。最后,"盈虚如彼莫消长"表达对世间万物盈亏变化的哲思,"试参此语将无同"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这种自然法则与人生哲理的相通之处。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借月抒怀,寓言人生的宋诗,既有对月亮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