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蒸润剧,喘月见吴牛
出处:《夏日汴中作》
宋 · 梅尧臣
倚棹望平野,低云密未收。
黄鹂度高柳,归燕拂行舟。
浊水不堪照,清江空忆游。
晚晴蒸润剧,喘月见吴牛。
黄鹂度高柳,归燕拂行舟。
浊水不堪照,清江空忆游。
晚晴蒸润剧,喘月见吴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倚棹:靠着船桨。平野:平坦的原野。
低云:低垂的乌云。
密未收:密集尚未消散。
黄鹂:黄莺。
高柳:高大的柳树。
归燕:归巢的燕子。
行舟:小舟。
浊水:浑浊的水面。
清江:清澈的江水。
空忆游:只能回忆起曾经的游玩。
晚晴:傍晚雨后天晴。
蒸润:湿润蒸腾。
剧:更甚。
喘月:喘息的月亮(比喻天气炎热)。
吴牛:吴地的牛(古人以吴牛形容在酷暑中劳作的牛,因吴地多热)。
翻译
我靠着船桨眺望平坦的原野,低垂的乌云密集尚未消散。黄鹂鸟飞过高高的柳树,归巢的燕子掠过我们的小舟。
浑浊的水面无法映照出影像,清澈的江水唤起我对往昔游玩的记忆。
傍晚雨后天晴,空气湿润更甚,仿佛能看到吴牛喘息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夏日汴中作》,描绘了夏日汴京郊外的景色。诗人倚靠船桨,远眺广袤的平原,低垂的乌云尚未消散,形成了一幅略带阴郁的夏日景象。黄鹂在高高的柳树间穿梭,归巢的燕子轻掠过船只,增添了生机与动感。
诗人感叹眼前浑浊的水面无法映照出自己的倒影,不禁怀念起清澈的江流和曾经在那里畅游的美好时光。傍晚时分,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湿润,仿佛连月亮也因暑气而显得喘息,诗人借“吴牛喘月”这一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天气的闷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汴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