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全文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出处:《宋帝驰道
宋 · 马之纯
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
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

拼音版原文

nánchéngláidàoběichénggèngběizhíxuán

shàngdiāoānsānshíliǎngbàngguānliǔshùqiānzhū

liùcháodōuzhēnjiùxiánqín

shǔyuèxíngrénzhānggàimàntiānyǒucuì

注释

南城:指城市南部地区。
北城隅:城市的北部角落。
玄武湖:古代南京著名的湖泊。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官柳:官道旁种植的柳树。
六朝都邑:指历史上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繁华景象。
咸秦:这里借指古代的长安,与南京形成对比。
翠屠苏:形容翠绿的柳树像自然的凉亭,给人以清凉之感。

翻译

从南城漫步至北城角,再向北直奔玄武湖边。
骑马疾驰三十里,沿途两侧官道旁有成千上万棵柳树。
历经六朝的繁华都城,眼前的景象确实如此,昔日的咸秦是否也能相比?
炎炎夏日,行人都无需撑伞,满天绿意仿佛自成一片清凉之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城到北城,经过玄武湖的景象。开篇“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两句,设定了行走的方向和目的地,给人一种空间的转换和深入的感觉。“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则具体描写了旅途中的景色,其中“雕鞍”指的是马鞍,“官柳”则是沿路种植的行道树。这里通过“一上”和“数千”这样的数字,强调了路程的长度和树木的众多。

诗人随后转入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这里借“六朝”指代古代的都城,即南京地区,而“咸秦”则是对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建立大帝国的隐喻。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现代荒凉的反差感受。

最后,“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夏日行人不需遮阳,而天空中自然散布着绿意盎然的云景。这既是对当下景色的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和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