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
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
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
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
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
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馀。
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
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
注释
沮溺:古代隐士。聊:姑且。
荒山:无人烟的山区。
墟:村落。
城市:繁华地区。
幽处:僻静之地。
卜:选择。
草三径:简朴的小路。
柳五株:点缀风景。
羊酪羹:美食象征。
晏如:安然自得。
傥:如果。
清贫:贫穷而清高。
子云:扬雄。
甘泉:扬雄著书之处。
赋子虚: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嗟:感叹。
箧:书箱。
一字无:没有学问。
翻译
无需效仿沮溺那样隐居,姑且与世俗同乐。荒芜的山上没有邻居,人烟稀少只有村舍。
靠近城市是为了便利,我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安家。
门前有三条小径长满草,屋前有五棵柳树环绕。
虽然没有羊奶酪和丰盛的食物,粗茶淡饭也心满意足。
如果我能知足常乐,清贫的生活也有其乐趣。
像扬雄在甘泉著书,司马相如写《子虚赋》,
可惜我懒于这样的学问,书箱中连一个字都没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拟归田园(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珍视。
“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开篇即表达了作者不同于那些只知追求物质享乐的人,而是愿意与世俗保持一定距离,以此为乐。这里的“沮溺”指的是古代贪图享乐而不知节制的典故。
接着,“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描绘了一种偏远、宁静的生活环境,没有喧嚣,只有远处村落的人烟。这样的环境给予作者一种心灵上的平和与自由。
“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诗人虽然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但并未完全与世隔绝,而是选择在接近城市但又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安置自己的居所,这种安排既能够享受清静,又不至于完全脱离社会。
“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这里细腻地描写了田园生活中的景象,门前的草径和屋下的几棵柳树,都构成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居住环境。这种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虽然没有豪华的食物,但仍然能够享受简朴而纯净的生活。这里的“羊酪羹”是指古代的一种美味,而“箪瓢”则是一种简单的餐具和饮器,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清贫生活的满足与快乐。
“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馀。”这两句是全诗的心声,表明作者内心的满足与喜悦,即使生活简单,但只要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就能从中找到乐趣。
最后,“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诗人提到了古代的隐士,如子云之于甘泉、相如之于子虚,他们都能够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寄托。而作者自己则表示对这种高深的文学创作感到困难,自己的书箱里空无一物,这里的“懒”字表达了一种自嘲和幽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