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
出处:《松轩为曾处士作》
明 · 陈政
傍山带流卜幽居,虬松偃蹇环轩除。
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
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
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
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
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
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
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
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
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
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
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
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
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
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松林中的幽居生活,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环境的亲密关系,以及其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首句“傍山带流卜幽居”,点明了隐士选择的居住地,依山傍水,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虬松偃蹇环轩除”描绘了松树盘根错节,枝干苍劲的姿态,环绕着居所,增添了自然的野趣和生命力。
“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隐居生活的清凉与舒适,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声,仿佛是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赞美了隐士的高洁品质,如同珍贵的美玉,自在地在松林间游走,不受世俗束缚。接下来,“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描述了隐士的生活日常,读书于轩中,周围是山水的美景,充满了诗意与雅致。
“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表现了隐士在灵感涌现时,以诗歌抒发情感,其意态如同春云般舒展自如,充满生机与活力。
“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进一步强调了居所的清静与空灵,以及隐士在此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最后,“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表达了对隐士可能被外界发现、被迫离开隐居生活的担忧,同时也鼓励他若有必要,应积极面对,顺应时势,不犹豫不徘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充满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