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笑云门老,杲掣风颠,通身臭汗
出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七十六》
宋 · 释绍昙
六月苦炎热,蜡人何似生。
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
堪笑云门老,杲掣风颠,通身臭汗。
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
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
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
堪笑云门老,杲掣风颠,通身臭汗。
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
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夏日酷热为题材,通过描绘蜡像在高温下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夏日炎炎的难耐。"六月苦炎热"直接点出季节特点,"蜡人何似生"则将蜡像与活人对比,暗示即使无生命之物也无法抵挡高温。
"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运用比喻,形容热浪如烹煮一般,人在解脱之后却又恢复原样,显示出夏日酷热的循环和无法逃避。接下来的"堪笑云门老,杲掣风颠,通身臭汗"则描绘了一个云门寺的老僧,在热浪中狼狈不堪的形象,幽默中带有对夏日煎熬的无奈。
"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描述了殿阁间难得的微凉,仿佛连鬼魅也被热气驱散,进一步渲染了酷暑的威力。最后两句"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酷暑的期盼,希望能在极热中找到一丝清凉,寓意着只有经历过极端才能理解佛理的深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夏日炎炎中的生活体验,寓含了对清凉与智慧的追求。